朱雨玲夺冠后父亲淡定回应:打完回来上班

发布于:2025-07-16 阅读:0
7月14日,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朱雨玲4 - 2击败陈熠夺冠。她退役三年多后复出,目前是天津大学副教授。其父表示打球是她爱好,赢输随意,打完回来上班。她抗癌复出的经历励志,平衡教学与比赛的模式或成新趋势。

7月14日结束的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无疑是一场备受瞩目的赛事。代表中国澳门出战的朱雨玲,以4 - 2的比分击败陈熠,成功捧起冠军奖杯。这一消息瞬间在体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朱雨玲

朱雨玲的乒乓球之路可谓跌宕起伏。她18岁就登顶世界第一,2017年斩获世界杯女单冠军,2018年更是达到巅峰,连续获得世界杯、世乒赛和亚运会的团体冠军,在亚洲杯上实现女单三连冠。然而,命运却在2021年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她被确诊为甲状腺癌,不得不遗憾地离开赛场。

在与疾病斗争的三年里,朱雨玲并没有停下脚步。她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一边担任天津大学体育系的副教授,还参与了半导体公司的管理工作。2024年,她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获得了澳门身份,并于同年9月出现在澳门冠军赛的名单上。尽管复出首战失利,但她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

乒乓球

此次夺冠后,朱雨玲父亲朱纪军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表示,女儿打球只是因为喜欢,退役后在天津大学工作,参加比赛就当作消遣,“赢了就赢了,输了也没啥,打完了回来上班”。他还提醒媒体不要过度宣传,担心给女儿增加压力。

朱雨玲在天津大学的教学工作也十分出色。她教的学生大多是零基础,她会在课前认真准备教学计划,将“垫球一千次”等作业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学生爆料,朱老师赛前还会偷偷加训,队员们当时还不明白原因,后来才知道她要去参加国际比赛。

夺冠

从朱雨玲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她没有被疾病打倒,也没有被名利所束缚,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享受比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体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享受过程,而不是追求奖杯堆砌的名利。

同时,朱雨玲这种平衡教学与比赛的模式,或许会成为运动员退役转型的一种新趋势。在政策鼓励运动员转型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会招聘有体育特长的老师。朱雨玲一边拿着工资,一边参加比赛,输赢都不影响,开创了“学术 + 竞技”的双轨发展模式。

朱雨玲的夺冠,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也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在乒乓球的赛场上绽放光彩,同时也会在教学岗位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朱雨玲 乒乓球 夺冠 天津大学副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