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证券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成趋势,A股竞争力提升可期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0
近期,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多国主流证券交易所也纷纷延长交易时间。这一趋势由全球化竞争与市场需求驱动,有利于夺取跨时区定价权。市场也在讨论A股是否延长交易时间,若实施,将提升其全球竞争力,也会给券商带来机遇与挑战。

近日,证券市场有大动作,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正在权衡是否推出24小时交易,以应对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实近两年,已有多国的主流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证券交易所

今年5月,印尼证券交易所(IDX)正在考虑延长交易时间,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并提高流动性。近几个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纷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申请延长交易时间。2024年11月5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开始将交易结束时间延长30分钟,收盘时间从当地时间下午3点延长到下午3点半,全天交易时间达5.5小时。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核心原因是全球化竞争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一方面,跨时区交易需求激增,延长交易时间可覆盖不同时区投资者,增强市场流动性与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等技术普及,使全天候交易从“物理可能”变为“商业必要”,是资本效率的再升级。

延长交易时间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认为,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夺取上市资产的跨时区定价权,吸引高频量化交易,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也是应对衍生品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伴随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A股市场会否延长交易时间”引发讨论。目前,沪深交易所交易时长为4小时,港交所交易时长为5.5小时。早在2023年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指出,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更好满足投资交易需求。

韩玮觉得,A股延长交易时间,有利于提升其在国际主流指数中的权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沪深两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随着交易时间的延长,监管成本会大幅提升,投资者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

A股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A股延长交易时间具备一定可行性,但需审慎推进,优先解决技术与监管协同问题。技术层面,A股电子化交易系统稳定性较高,券商经扩容和技术升级,应对延长交易的系统压力可控,仅需配套升级清算和风控模块。市场层面,量化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需求迫切,延长时间可覆盖更多国际投资者活跃时段,提升A股全球竞争力,但散户占比高可能加剧非专业投资者疲劳,需平衡便利性与参与成本。监管方面,延长交易或放大价格波动,需强化实时监控与异常交易处置能力,同时,T + 1交收制度与长交易时段的匹配度有待优化,以规避结算风险。

A股延长交易时间可采取渐进策略。短期优化现有时段,将午间休市缩短至1小时,合并集合竞价与连续交易时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中期分步延长交易时段,早盘提前至9:00开盘,尾盘延后至16:00收盘,使总时长增至5.5小时,增强境内外联动。长期分板块试点“夜盘交易”,如科创板增设17:00—19:00时段,积累经验后全面推行,最终实现与港股交易时段全覆盖,并推动T + 0制度落地以降低结算风险。同时,需同步升级清算系统,引入动态熔断机制,加强异常交易监测,联合港交所协调交易时间,避免沪港通套利时差漏洞。

对于券商来说,延长交易时间是“双刃剑”。利好在于扩大交易窗口可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增加佣金收入和市场份额,尤其高频策略投资者获益显著。但挑战也突出,人力排班、系统监控带来运营成本上升,非主流交易时段流动性不足加剧风险管理压力,而且机构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升级以匹配全天候服务。交易时间延长既考验券商的“硬实力”,也为证券行业洗牌与生态重构提供契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证券交易所 延长交易时间 A股市场 全球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