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惊人之举:空投数万只蚊子拯救濒危鸟类

发布于:2025-07-31 阅读:0
这个夏天,美国夏威夷上空现惊人一幕:无人机空投数万只蚊子。原来,当地蜜旋木雀等鸟类因蚊子传播的禽疟疾濒临灭绝。科学家培育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蚊,以抑制蚊子繁殖。这“以蚊杀蚊”之法能否奏效,还需时间验证。

这个夏天,当人们忙着驱蚊灭蚊时,美国夏威夷上空出现惊人场景。大量无人机飞到森林上空,投放数十个可生物降解口袋,每只口袋里约装1000只蚊子。

空投蚊子

为啥要在夏威夷人为投放数万只蚊子呢?据美媒报道,是为阻止一场灭绝危机。当地蜜旋木雀等鸟类种群正濒临灭绝。蜜旋木雀是夏威夷特有的鸟类家族,曾经超50种,如今仅剩下17种,且大多濒临灭绝。这些鸟类不仅对传播花粉和种子很关键,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

科学家研究发现,蚊子传播的禽疟疾威胁着蜜旋木雀的生存。蚊子在夏威夷群岛低海拔温暖环境大量繁殖,蜜旋木雀原本在高山地带栖息避蚊。但随全球气候变化气温上升,蚊子开始“上山”,挤占了蜜旋木雀的生存空间。

美国鸟类保护协会夏威夷项目主管克里斯·法默博士警告:“若不打破这个循环,我们将永远失去蜜旋木雀。”

投放的这些蚊子可不一般。它们是科学家通过不相容昆虫技术培育的雄蚊,不会叮咬,携带沃尔巴克氏菌。该细菌使这类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雌蚊产下的卵无法孵化。通过持续、大规模释放这种雄蚊抑制蚊子繁殖,野生蚊子种群数量将逐步下降。

蜜旋木雀

其实,一年多前,夏威夷当地环保组织就开始用直升机投放蚊子。如今用无人机,是因其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且遇到强风和不可预测天气,无人机在部署时间上更灵活。

“以蚊杀蚊”这招有效吗?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下结论还早。法默觉得至少要等一年左右,才能看出投放蚊子的策略及不相容昆虫技术是否有效。

不过,他们仍有信心。因为同样方法曾奏效。据美国沃克斯网站报道,通过不相容昆虫技术培养的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已在全球部分地区投放,这些地区登革热等疾病发病率大幅下降。法默说:“研究不相容昆虫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人类健康。”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禽疟疾专家马姆·基尔帕特里克认为,在夏威夷投放蚊子的最终目标并非彻底消灭携带禽疟疾的蚊子,因为这大概率无法实现,除非科学家能一次性培育并投放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只蚊子。

科学家目前计划定期且无限期地将这种雄蚊投放到栖息着极度濒危鸟类的森林中。法默说:“这是拯救我们现存大多数鸣禽的最后机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夏威夷 空投蚊子 蜜旋木雀 不相容昆虫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