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牢记“四不吃”,健康过秋冬

发布于:2025-08-07 阅读:1
8月7日立秋,暑热未消,养生很关键。立秋有“四不吃”原则,如不吃生冷海鲜、寒凉瓜果等,“贴秋膘”也不能盲目。此外,立秋后要防蚊,还需警惕换季输液、喝酒软化血管等养生谣言。遵循这些要点,能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虽至,但暑热未消,“秋老虎”发威。此时阴阳转换、冷热交替,稍不注意,易患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那么,立秋后的饮食保健应注意什么?“秋膘”还该不该贴呢?

立秋养生

立秋有“四不吃”原则。首先,不吃生冷海鲜。立秋时海鲜虽鲜美,但气温高,细菌繁殖活跃,生食风险大。像贝类海鲜,要充分加热烹制,不可贪食生冷。宁波一男子因吃生腌海鲜感染戊肝病毒,肝衰竭治疗40多天才出院。生冷食物若处理清洗不当,易携带残留物,过度摄取会损伤脾胃,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其次,不吃寒凉瓜果。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立秋后不宜多食瓜类水果。此时人体阳气收敛,脾胃功能渐弱,吃过多寒凉瓜果易损伤脾胃。西瓜、甜瓜等瓜类性质寒凉,立秋后要少吃,尤其是冰镇瓜果,更应避免。

贴秋膘

再者,不吃辛辣燥热。立秋后天气渐干,吃过多辛辣燥热食物,易助长体内燥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等症状。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要少用,火锅、麻辣烫等重口味食物也要控制。秋天要充足合理饮水,每天至少喝7 - 8杯水,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可选择淡茶水、柠檬水等,少喝含糖饮料。

最后,不吃肥腻厚味。“立秋贴秋膘,冬天不挨冻”,但一味补充高脂肪食物可能伤害身体。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病人群更要谨慎“贴秋膘”。2024年8月,西安45岁的刘先生因“贴秋膘”暴饮暴食,患上急性胰腺炎。秋季进补应以“清补”为原则,多吃鱼肉、鸡蛋、山药等温和滋润的食材,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杂粮谷类。

除了科学食养,立秋后仍要警惕蚊子“发威”。蚊子喜欢25℃ - 30℃的气温,立秋后适宜的温度使蚊虫叮咬更活跃,且有些蚊子要吸血储存能量过冬。我国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在流行,秋季防蚊不能掉以轻心。户外活动要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避免在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湿地;室内安装纱窗纱门或使用蚊帐;定期清除家中积水容器。

养生谣言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澄清了一些夏秋换季时的养生谣言。“换季时输液能够疏通血管、预防脑梗塞”是错误的,输液不能疏通血管斑块,盲目输液还可能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诱发疾病。“血压稍高没有关系,换季后自然会降下来”也是误区,季节转换时血压波动更明显,高血压患者要坚持规律用药和监测血压。“喝红酒或者喝醋可以软化血管”没有科学依据,过量饮用还会伤身体。保护血管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立秋后天气逐步变凉,我们应科学食养,切忌盲目进补,做好防蚊措施,确保身体健康。正如老话说的:“立秋补得好,冬天病不找”,顺应时节的养生,才是最有效的进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立秋养生 四不吃 贴秋膘 防蚊 养生谣言

相关文章